【原文内容】
鲁欲使乐正子为政,孟子曰:“吾闻之,喜而不寐。”公孙丑曰:“乐正子强乎?”曰:“否。”“有知虑乎?”曰:“否。”“多闻识乎?”曰:“否。”“然则奚为喜而不寐?”曰“其为人也好善。”“好善足乎?”曰:“好善优于天下,而况鲁国乎!夫苟好善,则四海之内,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,夫苟不好善,则人将曰:‘訑訑’、‘予既已知之矣’。訑訑之声音、颜色,距人于千里之外。士止于千里之外,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。与谗谄面谀之人居,国欲治,可得乎?”
【典故内容】
战国时代,鲁国国君鲁平公准备任用孟轲的学生乐正子主持国政。孟轲认为乐正子一定能够在鲁国干一番事业,因此喜出望外,准备跟乐正子一道到鲁国去。孟子对弟子们说:“我听说这件事以后,高兴得睡不着觉。”另一个弟子公孙丑便问道:“乐正子坚强吗?”孟子回答说“不坚强。”公孙丑说:“有才智吗?”孟子说:“没有才智”。“见识广吗?”孟子说:“没有见识”。公孙丑感到奇怪,又问孟子:“既然如此,那么您为什么听说乐正子要管理政事,就高兴得睡不着觉呢。”孟子说:“乐正子为人的特点是跟大家一起做好事。”会做好事的人就能管理国家?这又让公孙丑感到不可思议,所以公孙丑又问:“他凭什么本事去治理鲁国呢?”孟子告诉公孙丑:“一个人如果肯听取别人的意见,那天下的人就会从千里之外赶来把好的意见告诉他,就凭这一点治理天下,也是能够应付而有余的,何况治理一个鲁国呢?如果一个人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,那么,别人也就会模仿他那骄傲的样子说:‘呵呵!这个么,我早就知道了!’这样一来,他那种傲慢的声音和脸色就会把别人拒绝在千里之外。如果优秀的人才停步在千里之外,那么当面是人背后是鬼的马屁精就会蜂拥而至。要是跟马屁精们搅在了一起,国家要想治理好,能做得到吗?”
后来,人们引用这个成语,比喻自以为是,态度傲慢,不愿与人接近,或毫无商量余地。
(责任编辑:admin)